10月26日,第二届中国医药职业教育大会暨中国医药职业教育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主办,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职业技术教育委员会、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医药职工大学、上海市医药学校承办。教育部职教所、上海市教委职教处、市人社局鉴定中心等领导和来自全国医药类职业院校代表、医药企业代表,长期参与合作办学、培训的加拿大、澳大利亚、爱尔兰、日本等合作伙伴百余人出席本次大会。围绕“产教融合,携手追梦,服务医药健康产业新发展”主题,共商产业与职业教育的融合发展。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会长黄正明在大会现场介绍了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在职业教育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对昨天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职业技术教育委员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换届选举结果表示认可,并对新一届职教委提出新的要求。他表示,参会院校要在新形势下就产教融合进一步积极探索,对服务医药健康产业新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上海医药集团党委副书记、上海医药副总裁、上海医药大学校长赵勇为大会致辞:上海医药的发展离不开医药职业教育的支持,上海医药集团于去年成为首批先期重点培育的产教融合型企业,也希望与到会嘉宾深入研讨、充分交流,共议医药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势,共商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对策措施,使医药产业的发展获得更加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上海市教委职教处副处长黄蕾致辞:这次大会是医药职业教育的盛会,会议探讨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议题,也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重大举措,将对医药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 上海市医药学校党委书记石兴亚在致辞中表示,本次大会的召开,恰逢上海市医药学校建校40周年,作为上海唯一一所医药类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了近4万名技术技能型人才。本次大会的召开,将有助于学校更好地促进教育和产业体系人才、智力、技术等资源要素的集聚融合、优势互补,非常高兴作为东道主之一承办这次会议。 大会在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副研究员黄洋的主旨演讲中拉开序幕。他以《职业教育改革政策新动态》为题,解读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框架内容,重点解读了“1+X”证书制度作为新时期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制度设计的创新点和具体内容。
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任健在主旨演讲中表示,集团将以承担更多社会责任为己任,探索出一条符合企业特色的“教育升级产业、产业反哺教育”的新型产教融合之路。他从政策、规划和机制三个方面,与嘉宾分享了上药集团在推进产教融合,发展医药职业教育方面的思考和探索。 爱尔兰都柏林理工大学科学与计算机工程学院院长Mike Ahern带来了《教育培训并举,促进医药产业发展》的主旨演讲;浙江省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校长任文霞发表了《医药类应用型院校建设的思考与实践》主旨演讲;加拿大百年理工学院国际部主任李锦发表了《开展体验式教学,提升跨境教育质量》为主题的主旨演讲;澳大利亚昆士兰TAFE健康与护理学院院长Debbie Blow发表《合作共赢,促进健康产业发展》主旨演讲;日本YIC集团理事中谷浩美上台演讲;华东师范大学职成教研究所所长徐国庆发表了《中国职业教育基本制度与模式探索》主旨演讲;上海医药职工大学、上海市医药学校校长蒋忠元发表了《深化产教融合,促进职教发展》主旨演讲; 上药信谊人力资源部部长助理谢丽佳发表主旨演讲《产教深度融合,共育医药人才》。 上海市医药学校为行业企业培养了大批优秀技能型人才,历届优秀毕业生代表受邀出席本次大会。2017年获得“上海工匠”称号的吴昊,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和与会嘉宾分享自身学习成长经历。 大会现场,举行人社部全国医药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全国技术手”颁奖仪式。 在“院校长对话”环节,来自职业院校的“掌门人”就如何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提困惑、话经验、谋共识,将大会氛围推向高潮。与会各方代表纷纷表示,大会的召开,为从业者搭建高水平交流平台,企业、院校、社会各界共同探讨医药职业教育热点、难点,出谋划策、攻坚克难,为培养应用型、技能型医药职业人才贡献力量。 |